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724快讯 » 正文

曙光油田改善渗流通道 增加区块产能80万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7  浏览次数:4
核心提示:化学驱,一种比稀油注水开发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今年成为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的高频词。截至8月30日,这家油田已在曙三区杜家台油层成功转驱曙3-5-507等四个井组。

化学驱,一种比稀油注水开发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今年成为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的高频词。截至8月30日,这家油田已在曙三区杜家台油层成功转驱曙3-5-507等四个井组。

“从严格意义上讲,化学驱是稀油开发继天然开发及注水开发之后的三次采油方式。”曙光采油厂总工程师、重大试验项目长张守军介绍,该种生产方式通过设备向油层注入一定量的聚合物,改善油藏已有渗流通道,让油层“吃饱喝足”,能量提升,从而提高驱油效率,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盘活区块产能。

已有40年开发历史的曙三区,辖区地质储量2244万吨。该区块虽为稀油油品,但砂、蜡、水、稠开发矛盾一个不少,区块治理难度极大。尤其在注水开发条件下,现阶段采油速度仅为0.57%,区块标定采收率为32.8%,在国内同类油藏中偏低。据专业人士介绍,曙三区一直采用一套层系大段合注合采,平面各区开发状况、水淹程度、压力保持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尤其中部杜18井区水淹严重,单纯依靠水驱难以改善区块开发效果,亟待转换开发方式。

作为辽河油田重大开发先导试验项目,曙三区计划转驱六个井组,目前已经成功转驱的4个井组,平均单井日注聚合物50立方米,注入浓度为1800毫克/升,注入压力为8至13兆帕。为确保转驱工作按期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曙光采油厂从地面建设到流程改造,各路人马共同发力,展现了超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据预测,经过梳理,曙三区有大约820万吨的地质储量适合化学驱生产方式开发,本次优选的杜18井区6注16采化学驱先导试验,可提高区块采收率10.3%,增加区块产能80万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产业研究员招募 | 企业宣传策划 | 媒体平台推广 | 微信推广方案 | 关于石油Link | 关注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5008496号-7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