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724快讯 » 正文

青海昆北油田切6区主力层上返试采试验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8  浏览次数:54
核心提示:用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措施盘活长停井,使其恢复生产能力。青海勘探开发研究院在昆北油田切6区优选长停井,切6-347井进行次主力层上返试采试验获得成功。截至6月26日,这口井平均日产油5.9吨,累计增油580吨。

用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措施盘活长停井,使其恢复生产能力。青海勘探开发研究院在昆北油田切6区优选长停井,切6-347井进行次主力层上返试采试验获得成功。截至6月26日,这口井平均日产油5.9吨,累计增油580吨。

昆北断阶带切6号构造是青海油田通过三维地震在柴达木盆地发现的一个新圈闭,圈闭面积7平方公里。目前,切6区已经成为青海油田“十三五”建成千万吨高原油气田的重要资源接替区。

昆北油田切6区从上至下发育有两套含油层系。切6区2011年实施开发以来,上部E31油藏开发效果较好,但由于含油面积小,主力层单一,井网、井距已经接近最优经济井距,如果再加密井网挖潜则事半功倍。而下部的E1+2油藏由于受天然和人工裂缝的影响,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大,形成诸多长停井,恢复生产的难度较大。

据此,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对切6区E31油藏进行系统的分潜力摸底,梳理井网布局,优中选优,最终确定对高含水的切6区8-13井进行产能恢复治理。技术人员采取将E1+2油藏上返至E31次主力层生产的措施,使这口长停井重新焕发生产活力,49个月累计增油1.15万吨,单井产量高于邻井,且较长周期保持稳产。

为有效盘活切6区长停井,充分挖掘长停井的新能量,勘探开发研究院在对E31油藏次主力层油砂体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进一步落实了隔夹层和次主力层的油水分布情况,结合老井生产效果,优选出一批具有挖潜潜力的长停井进行产能恢复试采。其中,去年6月恢复产能的切6-318井目前已增油1000吨。

今年年初以来,勘探开发研究院在下层系持续开展长停井挖潜,再次优选了3口长停井进行非主力层恢复生产。截至目前,已成功实施3口井,日均增油9.8吨,进一步证实了切6区油藏上下两套层系长停井的挖潜潜力。

通过对切6区长停井次主力层产量的盘活,不仅恢复了切6区长停井的生产,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对这个井区E31油藏地质特征和油水分布规律的认识,为切6区持续进行长停井效益治理指明了方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产业研究员招募 | 企业宣传策划 | 媒体平台推广 | 微信推广方案 | 关于石油Link | 关注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5008496号-7
Powered by DESTOON